/ 行走 / 1浏览

风车国,小孩堤防风车村

        从德国乌尔姆去往荷兰,我们在卡尔斯鲁厄停了一夜。因为只是住了酒店,晚上出去吃个汉堡,对卡尔斯鲁厄就没有什么印象。第二天一早就直奔荷兰鹿特丹。客户所在的小城多德莱赫特离鹿特丹不远,多德莱赫特去年来的时候看了个大概,所以我们就打算用下午的时间去看几个鹿特丹的名胜,排名第一的就是离鹿特丹市区十几公里的小孩堤防,荷兰最著名的风车聚集地。

IMG_1480-EFFECTS

        荷兰以风车闻名世界,甚至有风车之国的别称,想象中应该是风车遍地的国度,去年来的时候我却一个风车也没看到,其实只是因为风车早已经失去了实用价值,大部分很多年以前就拆的差不多了。荷兰地势低洼,很多地方都在海平面以下,跟我们很多海边的滩涂差不多意思。为了在这样的地方生存,就得把海水拦在外边,仅仅是拦在外边还不够,海水还会不断的渗进来,荷兰人的解决方案简单直接,就是把渗进来的海水舀出去。荷兰的风车底下连的是水渠,风车转起来带动底下叶轮排水,一个风车就相当于一个泵站。多个风车一起开动,就将水顺着水渠一级一级的往外排,直到排回海里。全盛时期,整个荷兰有超过一万个风车在工作,就这样旋转了几百年,排水维持着这个国家相当一部分低于海平面的土地不被海水淹没。所以荷兰有句傲娇的谚语:上帝创造了地球,荷兰人创造了荷兰。这话还真不是凭空说的。

        
          小孩堤防这个名字翻译的挺拗口的,我们有苏堤、白堤这样诗意盎然的名字珠玉在前,为什么当初翻译不能想出一个像样的名字,比如童堤?小孩堤防据说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类似于我国玄奘“江流儿”的故事,说是此处堤防有一次大洪水,这里的人被洪水席卷而去,最后只剩下一个漂在水上的篮子里的一个小孩活了下来。小孩堤防风车村,是荷兰最后的一片风车的保留地,很多风车其实都不是原先这里的风车,不少都是从荷兰其他地方拆来以后重建的,甚至还有的是用零散的古代遗存的构件拼起来的,就是说东西肯定是古代的东西,却未必是此处原先的风车。风车村本身是开放的,但是里边有有几个博物馆需要买一张统一的门票。欧洲各种的名胜古迹,即使收门票的,也都基本上是个位数的欧元,折算成人民币在我国也算是很便宜了。

          售票处有各种纪念品卖,除了各种大大小小的风车,还有一种奇奇怪怪的木鞋。进去才知道,这是和当地的地有关系。只有穿这种木鞋才能在这半沼泽半滩涂的地方工作。

20171017_IMG_1384

        第一个博物馆看的是一个典型的风车,可以看到风车房里边的结构–巨大的木制齿轮和传动轴,虽然算不上工艺精湛,但在那个年代也算是很了不起的设计了,更何况是成年累月的运转。看守风车的一般是一家人,父母带着儿女,是风车房也是家,世代相传。印象里的纵横世界的海上马车夫、开启世界商业时代的荷兰人,其实有着这样安土重迁的另一面:守着一个古老的风车,望着天空和水面,等待信号一起启动风车开始排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代又一代,几百年这样守护着这片在我们看来几乎就是无用的滩涂的土地,把它变成良田。时至今日,荷兰已经是世界上农业技术最牛的国家之一。这片不大的低于海平面的土地上养育的牛羊,供应全世界的儿童最好的奶粉。我们的客户很多的产品就是用于荷兰的食品工业和畜牧业。

20171017_IMG_1391

20171017_IMG_1395

20171017_IMG_1400

20171017_IMG_1414

20171017_IMG_1428

20171017_IMG_143020171017_IMG_1432

        另外一个风车博物馆更像一个家,因为除了风车,还有一个不大的院子,应该是当时一个家庭的样子。风车自不必说,围绕这个中心,家里有菜园,厨房、工具房、养家畜的地方,是一个略显简朴、甚至有些简陋的庭院,但是感觉很真实。文学艺术里,往往对于田野牧歌式的生活有着各种各样的美化,但这个小庭院真实的复现了真正的那时候的田园生活,简单、粗粝、辛劳、甚至艰难。一位年纪很大老人在这里服务,所谓服务就是拿我们的票刷一下,统计游客。问他这些风车属于谁,他就给仔细解释了一下:小孩堤防风车村这一大块地方是一个基金会租下来的–特别强调是公益的基金会,不是盈利的,并不是荷兰政府也不是商业机构–就是为了展示荷兰的历史上的这些风车。这些风车里边,也有私人的,但已经没有人当成家常驻了,有一些也会租出去,给那些喜欢新鲜的人度假住。欧美很多博物馆或者文化遗址,很多都是这种既非政府也非商业机构的公益基金来运营,票价订的很低但有一定收益,很好的保护了文化又不至于变成只知道收钱的摇钱树,很值得我国借鉴。

20171017_IMG_1441

20171017_IMG_1444

20171017_IMG_1445

20171017_IMG_1448

20171017_IMG_1447

20171017_IMG_1449

20171017_IMG_1450

20171017_IMG_1451

20171017_IMG_1452

20171017_IMG_1456

20171017_IMG_1464


        也不知道是天气变了,还是荷兰就是这样,德国蓝天白云通透的不得了,这里却很阴沉,加上芦苇、水湾,恍惚感觉自己回到了小时候的老家大河接近海边的地方。一路往回走一路看各种风车,碰到了一个超级大的美国旅行团。为什么说超级大呢,我们跟着他们排队往外走的时候,发现对面来的人流和这个方向的人流不断地打招呼,很多互相都认识,保守估计三四百人的团。都说我国人民老土,出国都是跟团游,我看美国人更土。

20171017_IMG_1500

        最后一站我们看了一个介绍这些风车历史的电影,分团队看,因为我们俩中国人算一个团,所以放映的老头给我们俩单放了一场。除了大屏幕还弄了好几块竖着的小屏幕,一个小屏幕上站了一个人,互相聊天介绍,但和追求的效果适得其反,看的人无所适从不知道该看哪儿,加上语言问题,最后就只记住了一句话,就是上帝创造了地球,荷兰人创造了荷兰。

20171017_IMG_1507

        风车村入口的地方,可以看到巨大的水泵。早在一百多年前,电力就替代了风车,继续不断的将渗进来的海水排出去,给飞翔的荷兰人留住这块栖息的土壤。

20171017_IMG_1505

更新于

0

  1. This post has no comment yet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