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许联想

Auth:Eric       Date:2021/12/16       Cat:讲述       Word:共1438字

在老东家上班的时候,国企都还在爬坡,大部分经营比较困难。那时候我们的厂长,基本工作就是到处拉关系,找项目找钱两件事。全厂开大会,他经常会斩钉截铁的说某著名重工集团要入股,下一次又板上钉钉般的说某著名上市企业要收购,开完会后大家都信心满满。然而直到我辞职的时候他说的这些也没有成,经营状况也还是堪堪维持的水平。辞职半年以后,还往我卡里打了钱补上了拖欠的工资(不得不说我还是挺感激的,老东家挺够意思;或者说是国企自有他们的底线,尤其在那个劳动法形同虚设的年代)。我辞职好几年以后,最后还是航天某院不差钱,甲方变股东,把老东家收了。

老厂长在收购以后逐渐淡出,后来收了本市的一个兄弟企业,算是另立了门户。前几年被以贪污罪起诉,判了好几年,应该是在老东家、现航天下属企业的经济问题。一个国企的厂长,退休之后有能力去收购另一个差不多的国企,最后锒铛入狱,这事经不起联想。我师傅和我的一个朋友也被牵连,时隔多年不联系,具体细节不得而知,但是据说职务没了待遇不变,想来即使不是背锅,也不至于有大的问题。

除去这一部分,老东家的故事其实算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算是那个时候的中小国企里边的异数,坚持多年,没有破产清算,没有被收购甩包袱,也没有被MBO。虽然是航天收购以后也有少部分的分流、买断工龄(怎么知道的呢,是因为有前同事说你们这些辞职走的也应该有补偿,我笑说我们属于逃兵,不配)。但是我认识的大多数人都还在,企业也算是进入了航天,属于嫡系的大国重器、大国工匠了。

九十年代到本世纪初,国企改制的大潮无处不在,不仅仅是国家为了国企脱困、甩包袱,那些效益好的国企,特别是中小型的地方国企也纷纷改制,闪转腾挪间变成了股份制甚至纯私企。不论是资产评估的魔术、收购资金的障眼法、定向出售的套路,每个有点国企经历的人都很明白这其中的潜规则,或者说根本就是明规则。以现在的眼光来评判历史,做一个非黑即白的判断可能是不合适的。只能说有人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有的人是在浑水摸鱼。

那时候我好几个同学进了老东家对门的一个企业,效益非常好,属于明星企业。我当时傻,觉得专业不对口就没有去。他们厂和我老东家半军工不一样,赶上了国内新世纪的基建大潮,做的风生水起。后来流行股份制改造,这个年营业额几个亿的企业作价几百万,被股份制了。那时候还没有现在这种估值的概念,对于企业营业额、盈利的预期、上市的预期,统统都可以不考虑,只要评估资产负债简单做个减法,算出一个价格,就可以合法合规的卖掉。那些当时的管理层,早已经晋身当地的富豪榜多年,只待时间淡化那些灰色的痕迹,可以世代传承、成为优雅的老钱、世家。

中国企业界另一个堪比柳传志的商业领袖,海尔的张瑞敏前一阵功成身退。其实在十几年前,口碑还超好的郎咸平教授曾经炮轰过张瑞敏等海尔管理层搞了一个不明不白的海尔员工持股会,实际是准备MBO将海尔私有化,涉嫌国有资产流失。海尔当时就淡淡的发了一个公告,说海尔不是国企,是集体企业,海尔的改制似乎也是不了了之。但是如果有心人稍微研究一下,会发现后来的十几年里,张首席早已经默默的完成了乾坤大挪移。在这上边,他要比柳传志低调的多、老到的多。不知道如今在家颐养天年的他,会不会感谢当年炮轰过他的郎教授。

对于稍微年长的人来说,那个时候就是那样的,已经成了历史的一部分。比这更加不合理、不公平、更加灰色的事情多的是,司马南和张捷可以揭开联想这个盖子、解剖一个麻雀,但是也就是这样了,That is it。失去联想不会怎么样,联想太多也不会怎么样。

《不许联想》留言数:0

发表留言